来源:ayx体育 发布时间:2024-07-28 18:32: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机械工业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行业以稳增长保全局、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稳步推进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天,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在“奋进新征程非凡十年”专栏中,刊发由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供稿的《砥砺奋进 勇毅前行轴承行业十年发展综述》一文,展现了过去十年,轴承行业取得的快速的提升和非凡成就。
十八大以来的10年,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下,全国人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十年也是轴承行业快速的提升的十年,日新月异的十年。
我国轴承行业现有企业约10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00多家,主要分布在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其应用场景范围覆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
按照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统计,前100家占全行业的42.8 %,前1000家占全行业的90 %。
轴承行业从业人员已达40多万,2012年轴承行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398亿,轴承产量170亿套;2021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278 亿,轴承产量233亿套。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增长62%,轴承产量增长37%。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了90%。轴承行业在规模增加的同时,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2012年,轴承进出口总额达到78.19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43.69亿美元,进口用汇34.5亿美元。2021年轴承进出口总额达到124.17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69.47亿美元,进口用汇54.7亿美元。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使全行业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高,目前轴承产品规格约9万多种。2012年生产的最大轴承外径是11.13米,2022年生产的最大轴承外径是15米。
轴承行业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推进,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改革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以改革促发展,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逐步优化,国资国企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更有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作用更加显著。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入选“科改示范企业”;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企业入选国企改革“双百”名单;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入选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一大批优质企业一直在优化优化产权结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焕发了新的活力,五洲新春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轴承企业进入长期资金市场,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2012年我国轴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500家左右,2021年下降为1300家,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增加62%,说明轴承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在增加,再次证明发展质量得到一定效果改善。
我国轴承行业目前的企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
从企业的数量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25 %;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占87.48 %,外资企业占10.27 %。
从轴承产品收入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10.37 %,非公有制企业占67.04 %。外资企业占22.59 %
十年的发展,使轴承产业体系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地增强,整体实力有效提高。
十年前,我国轴承产业集聚区开始起步,十年后,我国轴承工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化的发展特征,功能定位逐步明显,产能和专业化协作能力都在逐步的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已形成的五大产业集聚区。轴承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如下:
瓦房店作为共和国轴承工业的发祥地,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经过多年发展,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展现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强劲的发展实力。
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拥有轴承及配套企业600 余家,其中规上企业有56家。2021年,瓦房店市轴承产业总产值达180亿元,作为特色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名列榜首。
瓦房店是大批驰名轴承产品品牌的发源地与集聚地,十年来,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产业影响持续扩大,行业发展形态趋势良好,企业运营健康高效。曾荣获“中国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创建优秀奖”;被评为“省级出口轴承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轴承)标准化试点”;2022年瓦房店市获批筹建“辽宁省轴承产业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洛有得天独厚的行业资源,洛阳产学研相结合的轴承产业布局不仅全国唯一,而且在整个世界也不多见。以河科大、十院、轴研所、洛轴等单位为支撑,构成了从人才教育培训、工厂设计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完整齐全的产业链条。以矿山机械、有色冶金、内燃动力、拖拉机生产等企业为依托形成了轴承产业的市场应用集群。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解相结合,提升了洛阳轴承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洛阳是国内轴承产品品种最全、用途最广的综合性轴承生产基地。洛阳轴承产业坚持创新引领,将抢抓“风口”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形成了航天轴承、机床轴承、风电轴承、盾构机轴承、轨道交通轴承等配套大国重器的产品的优点。十年间产品技术指标不断的提高,记录多次刷新,形成了国际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的高端轴承产业集群。
苏锡常背靠长三角经济区,轴承产业应用市场广阔,专、精、特、新优势显著。产品主要为小型、中小型、中型轴承。特色产品有汽车轴承、家电轴承、机床主轴轴承、纺织机械轴承等精密轴承。这里的企业定位准确,深耕某一领域,瞄准某一市场,打造某一产品,形成某一优势。把一个轴承产品做到极致,从小产品看到大市场,从小零件看到大产业,他们或者进入长期资金市场,或者走出特色之路,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开辟了一条“专精特新”发展的广阔道路,
浙江是我国的轴承大省,浙江轴承产业集聚区的活力来源于市场的风向标,特点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十年间,这里诞生了从非公有制企业成长为行业排头兵的传奇,这里也发生了从提升轴承产品质量出发到自主研发轴承材料的故事,这里齐全的轴承产业配套环境吸引了国际知名品牌,SKF制造基地从都市搬迁到轴承轴承之乡,并两度增加投资。这里轴承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这里轴承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四分之一。浙江不仅拥有年出售的收益超过百亿元跨地区的大规模的公司集团,而且形成了一批实力丰沛雄厚的中定型骨干企业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型号品种多,尺寸跨度大,覆盖范围宽,应用领域广,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基本的产品有风电轴承、汽车轴承、电机轴承、电动工具轴承、家电轴承、农机轴承、轴承锻件和轴承钢管等。
山东的轴承产业发展有其自己的特点:发展初期,这里区位优势不明显,人才效应不突出,但他们从关注民生起步,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发展奋斗之路,新时代走出了一条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之路。三十年发展,十年巨变。当年满脸沧桑,东奔西走的“草根”,已华丽转身为深谙市场变幻、熟悉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当年白手起家的小伙子,已经成长为耳熟能详的轴承企业家。企业的转型升级使山东轴承产业形成了轴承市场蒸蒸日上、轴承制造迈向高端的良性循环,以相对完整的轴承产业链开创了适合本地发展特点的自主创新轴承产业集群新模式。山东博特的薄壁轴承、山东宇捷的调心滚子轴承、山东腾工的关节轴承、青岛泰德的汽车轴承、聊城金帝的保持架、山东东阿的钢球等都以让人信服的品质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目前山东轴承产业集聚区慢慢的变成了我国轴承产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除此之外,河北的临西、馆陶、安徽的灵璧、河南的方城等地都结合自己的特点,他们瞄准轴承产业,聚集优势资源,承接产业转移,挖掘市场潜力,走出了轴承强县的发展之路。
十年的黄金时间,为我国轴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虽然各地的起步的时间、发展的特色、产品的水平、应用的领域各有不同。正是这种差异化产生的互补性,多样化体现的包容性、市场化表现的竞争性,打造了相对完整的轴承产业链。促进了轴承行业的发展。
以上是十年来轴承行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统计,测算了同比增长幅度,可以明显看出十年来的行业经济走势。近十年来,我国轴承产业稳步发展。进入“十二五”期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45%,十三五的经济指标虽然波动比较大,但整体看来,稳中有进,波动前行。五年间保持了主要经营业务平均4.35%上涨的速度。“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主营业务增长率超过了16%,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些数据表明:波动是常态,上涨是趋势,发展是必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轴承行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使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与新冠疫情频发,风险挑战加剧,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使复杂经济发展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轴承行业经济运行逆势上扬,充足表现了行业的韧性和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也是轴承行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十年。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轴承产业创新体系,为行业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基础研究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智能轴承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等,形成了以高校为主体,由院士领衔的轴承基础理论、基础原理创新研究团队。
应用基础研究洛阳 LYC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应用基础,扎根轴承企业,辐射轴承行业,引领科技进步。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瓦轴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科大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以工程化为中心,研发工程技术技术,着眼工程化项目,解决工程化问题,实现工程化突破。
企业轴承技术创新全行业共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3家 ,工作重点在产品创新,产品的系列化,对全行业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以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为主,如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引导创新要素(人才、软硬件)向中小轴承企业集聚,将产品研制成果工艺细化、落地实施,做好技术服务,提升产品竞争力。
十年来,轴承行业以自主创新体系为核心,以轴承产业链为基础,建立了紧密完整的创新链条,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攻克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轴承行业实现高端突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十年来,轴承行业已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300余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荣获机械工业科技奖156项,其中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86项;机械工业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7项。
轴承行业承担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20多项,承担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一揽子”突破重点项目6项,工业强基“一条龙”应用计划项目1项,工业强基平台建设项目2项。
2012年2022年滚动轴承标准化工作围绕高端装备重点应用领域,以提升轴承性能、可靠性和寿命为主攻方向,逐渐完备标准体系,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其中已发布1项,待发布2项);发布国家标准77项,行业标准45项,国家标准外文版3项。
在国际标准化领域,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化文件ISO/TR 20051《关节轴承 额定载荷系数的推导》2020年5月正式对外发布,实现了中国主导制定滚动轴承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最近十年是我国航天工业发展最快的十年,在实现中国飞天梦想的征程中,轴承行业创新拼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航天轴承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自主创新在航天轴承的研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航天神器中的无数旋转部件中,都有我国自主研发的轴承产品的护航与坚守。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到嫦娥探月工程,从天宫实验室到天舟飞船,从火星探测到北斗导航,轴承研发突破了特殊环境下的高精度指标、长期在轨常规使用的寿命等重大难题,满足了航天工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交上了一份合格的轴承答卷。轴承行业既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我国航天工业发展的贡献者。2021年2月,洛阳轴承研究所科学技术人员代表轴承行业作为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之一,再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的接见。
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城轨装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2019年7月开始,中国中车联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各地铁公司、科研院校及协作单位共同实施了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以中国标准为主导,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理念,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轴承行业六家公司参与其中。它们作为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高端轴承的研制单位,全方面开展设计、仿真分析、检测试验,以及轴承套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件、特种材料、特殊热处理、特殊工艺等关键技术攻关,完成了轴箱轴承、齿轮箱轴承、牵引电机轴承、冷却风机轴承等系列轴承的研制和试验。202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轴承成功地应用于中国标准地铁列车,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轴承被称为盾构机的“心脏”,承担着盾构机运转过程的主要载荷,是刀盘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但受技术壁垒制约,我国盾构机主轴承长期依赖进口。
2015年7月,中铁装备集团联合国内主轴承、减速机技术优势企业――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和郑州机械研究所,成功申报工业转型升级国家强基工程,承担盾构/TBM主轴承减速机工业试验平台建设项目,向着盾构核心关键技术发起攻坚。
经过多年攻关,突破了盾构主轴承关键设计、盾构主轴承材料与热处理、盾构主轴承精密加工及检测等技术,研发了首批国产化6米级常规盾构3米直径主轴承,实现了进口替代。
“中铁872号”是我国首台采用国家强基工程试验的3米级国产主轴承盾构装备,设备开挖直径6.83米,主轴承直径3.06米,整机长度约85米,总重约550吨。以此为标志,结束了我国盾构机主轴承长期受制于人,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近年全球风电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风电装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领跑世界。风电机组配套轴承作为核心关键零部件,自主创新,进口替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内风电轴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努力下,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配套的记录多次刷新:
2022年7月27日,洛阳新强联研制的“12兆瓦海上抗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成功下线,并通过中国轴承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用户要求。该轴承直径3.5米,重量超过14吨,可承受47500 kNM的倾覆力矩。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对中频淬火无软带工工艺攻关、通过对感应器改进,使滚道淬硬层深度超过10毫米,满足了高承载能力的要求。
2022年9月15日,洛阳LYC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16 MW平台风电主轴轴承顺利下线交付,标志着风机行业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确定保证产品研制,洛轴将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优势与用户使用经验相结合,在原材料选择、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等方面反复进行设计论证,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在产品热处理、工序加工、保持架制造、表面涂层等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回望行业十年的奋进征程,无数的轴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拼搏奉献,砥砺前行,它们创造了奇迹,赢得了成长。
每年我国都有少数的轴承企业连续进入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名单 这里有百亿级的轴承企业排头兵,有底蕴深厚的轴承行业老字号,有为国家重点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行业领头雁。他们是轴承产业链的龙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肩负着振兴制造业的使命,对产业链的现代化具备极其重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2012年轴承行业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有32家,合计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544亿元;2021年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有46家,合计主要经营业务收入为916亿元。
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地发展是轴承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点。十年前这一些企业有的名不见经传,有的刚刚萌芽,但十年中它们聚焦实业,立足主业,深耕行业、发展产业,专注细分市场,为轴承行业提供优质的部件或配件,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赢,打造了知名品牌,成就了一番事业,闯出了一份天地,成为轴承产业链重要生力军。
2016年以来,轴承行业荣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7个,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个,单项冠军产品1个;荣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个。其中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重点支持。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范围的不断增多,国际视野不断开阔,走出国门做强民族品牌,占领国际市场,已慢慢的变成为国内优秀轴承企业的共识,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我国起草的滚动轴承领域国家标准外文版于2020年正式对外发布,对于于加快中国轴承“走出去”的步伐,提升我国轴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2013年8月19日,在法兰克福,中国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同德国百年轴承公司KRW的股权所有方BWK公司签署股权交割协议,收购了BWK持有的KRW轴承公司全部股份。成功并购德国KRW轴承公司,这标志着瓦轴集团“国际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斥资人民币2.03亿元,成功收购了波兰工业发展局持有的波兰克拉希尼克滚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KFLT)89.15%股权。经过长期的运筹帷幄,这家波兰最大的轴承企业,被襄阳轴承揽入旗下。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襄阳轴承开拓海外市场的模式,从单一的产品出口转为国外基地生产直销。这是襄阳轴承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有益探索。
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德国全额投资设立“长城轴承欧洲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欧元,前期投资总额为285万美元,主要负责球轴承、滚珠轴承、机械零配件的进出口业务,对境外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升有其重要的意义。2020年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欧洲公司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2017年8月,慈兴集团北美制造中心底特律成立,慈兴集团高端轴承制造正式打入美国汽车工业核心地区。这是慈兴集团“产品制造和研发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步骤,它标志着慈兴集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中心的成立为中国轴承郑重进入福特、通用等汽车巨头控制的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正创新,努力前行,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